从材料到无菌屏障的跨越

血袋作为医疗耗材,其生产需满足高密封性、生物相容性和无菌要求。热合工艺是血袋生产的核心环节,通过高温或高频电磁场使塑料材料熔化并粘合,形成牢固的密封结构。以下是血袋热合生产的详细流程:


一、血袋热合生产的核心工艺

1. 材料选择

  • 主材:多层复合膜(如PET/AL/PE、PVC/PE等),兼具阻隔性、柔韧性和热合性。
  • 配件:采血管(PVC、TPU等)、端口(硬质塑料)。

2. 热合工艺分类

 

工艺类型 原理 应用场景 优缺点
高频热合 高频电磁场加热分子摩擦生热 导管与血袋连接、端口密封 高效、密封性好,但设备成本高
热板热合 电热板直接加热材料表面 血袋主体焊接、大面积密封 成本低,但易产生飞边
超声波热合 超声波振动摩擦生热 小面积密封、导管连接 适用于薄材料,但效率较低

二、高频热合工艺详解(主流技术)

1. 工作原理

  • 高频振荡器产生27.12MHz高频电磁场,使塑料分子剧烈摩擦生热。
  • 压力系统在加热时施加压力,确保材料紧密贴合。
  • 冷却系统快速固化焊缝,形成高强度密封。

2. 工艺流程

  1. 预处理
    • 清洁材料表面,避免油污或灰尘影响焊接质量。
    • 裁切复合膜和导管,确保尺寸精确。
  2. 定位与夹紧
    • 将血袋和导管放入模具,通过机械或气动装置固定位置。
  3. 高频加热
    • 振荡器启动,高频电磁场使材料在0.5-2秒内升温至熔点。
  4. 加压焊接
    • 施加0.2-0.8MPa压力,使熔化的材料充分融合。
  5. 冷却定型
    • 停止加热后,焊缝在0.5-1秒内冷却固化。
  6. 检测与包装
    • 通过泄漏测试(如压力保持测试)和外观检查,合格后进行无菌包装。

三、关键工艺参数控制

 

参数 作用 典型值 控制要点
频率 决定加热深度和效率 27.12MHz 固定值,无需调整
功率 调节焊接温度 5-15kW 根据材料厚度调整
压力 确保材料紧密接触 0.3-0.6MPa 压力不足易分层,过高易破损
焊接时间 控制熔接深度 1-3秒 时间过长导致材料降解
模具温度 辅助加热,减少冷焊 80-120℃ 根据环境温度调整

四、生产设备与自动化

1. 高频热合机

  • 结构:高频振荡器、压力系统、模具、冷却装置。
  • 自动化功能
    • 自动送料、定位、焊接、检测。
    • 集成视觉检测系统,实时监控焊缝质量。

2. 自动化生产线

  • 流程
    1. 复合膜自动放卷 → 2. 裁切 → 3. 导管插入 → 4. 高频热合 → 5. 检测 → 6. 包装。
  • 优势
    • 效率提升50%以上,降低人工成本。
    • 减少人为误差,提高一致性。

五、质量控制与检测

1. 焊接质量检测

  • 泄漏测试
    • 充气至0.1-0.3MPa,保持30秒,压力下降≤5%为合格。
  • 剥离测试
    • 焊缝强度需达到材料本体的70%以上。
  • 外观检查
    • 焊缝光滑、无飞边、无气泡。

2. 生物相容性测试

  • 溶出物检测
    • 确保焊缝材料无有害物质析出。

相关新闻